11月5日,“泰恩康1.1类创新药CKBA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创新研究成果发布会”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。会上,泰恩康宣布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王宏林教授团队研发的1.1类创新药CKBA治疗阿尔兹海默症(AD)的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刊《Nature Aging》(2024年影响因子19.4),并正式启动CKBA治疗AD的临床前研究。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阿尔兹海默症干预领域取得新的科研突破。
阿尔兹海默症是全球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,但长期以来治疗领域始终面临“核心机制未明、靶点突破有限”的困境。泰恩康董事长、总经理郑汉杰在会上表示,这份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,不仅是患者的期盼,更是医药从业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
郑汉杰介绍,泰恩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王宏林教授团队,历经多年系统研究,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.1类创新小分子CKBA。这一药物从传统中药乳香活性成分AKBA(乙酰-11-酮-β-乳香酸)中汲取灵感,通过化学修饰与结构优化获得,展现出良好的神经炎症干预潜力。
据《Nature Aging》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,王宏林教授团队在机制层面首次揭示了“脂质代谢—小胶质细胞活化—神经炎症”这一“脂-炎”轴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明确了全新靶点MFE-2(Multifunctional Enzyme Type 2)在维持脑内脂质代谢稳态中的重要地位。
实验结果表明,CKBA可高亲和力结合MFE-2蛋白,维持其稳定表达,从而抑制神经炎症、改善认知障碍,并具备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与安全性,显示出较高的临床转化潜力。
郑汉杰表示,CKBA是从中药乳香活性成分AKBA中衍生而来的1.1类创新小分子,在阿尔兹海默症模型研究中展现出多重药理效果。“它打破了传统药物‘难入脑、副作用大’的局限,更让我们看到了‘从中药到创新药’的现代化路径。”他说。
他还介绍,除阿尔兹海默症外,CKBA在其他免疫相关疾病中也展现出良好前景。今年8月,CKBA用于白癜风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,高剂量组面颈部复色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安全性良好;9月,CKBA乳膏获批开展玫瑰痤疮II/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。
郑汉杰表示,今天CKBA治疗AD的研发启动,是泰恩康向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。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,推动CKBA的临床转化,实现商业化上市。“医药创新是一条慢赛道,但每一次突破都承载着改变患者命运的希望。我们期待与更多科研机构、临床单位、行业伙伴携手,为全球AD患者带来‘中国方案’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医药力量。”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