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老食堂暖邻里、医养机构护安康 邯郸全域服务托稳老人晚年幸福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5 10/28 10:52:05
来源:新华网

助老食堂暖邻里、医养机构护安康 邯郸全域服务托稳老人晚年幸福

字体:

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(吴起龙)深秋的邯郸,暖意融融。在邯郸市邯山区邯峰社区助老食堂,志愿者们正忙着准备午餐,四菜一汤的香气弥漫整个楼道;武安市康颐园老年公寓里,老人们围坐聊天,笑声爽朗;邯钢医养中心的康复室里,医护人员正搀扶老人进行行走训练……

10月25日至26日,新华网在邯郸调研时发现,从社区居家的贴心照料到机构养老的专业保障,从医养融合的精准服务到旅居养老的多元选择,这座城市正以“事业为基、产业为翼”的思路,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全域养老服务网。“自从住到养护院,冬天有暖气,夏天有空调,饭菜可口、护理周到,比在家还幸福。”武安市贺进镇特困人员养护院72岁的老人张士建,道出了邯郸众多老年人的心声。

据邯郸市民政局介绍,邯郸近年来秉持“以养老事业为基础、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、以产业反哺事业进步”的工作思路,构建起“政府主导保基本、市场供给促多元、社会参与强活力”的养老服务体系,2024年全市文旅康养等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达586.7亿元,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、更有温度。

志愿者在康养机构内带老人做操锻炼

社区居家“微服务”:筑牢养老幸福底盘

“一顿热乎饭,解了两代人的愁。”在邯峰社区助老食堂,刚买完午餐的68岁老人李建国说。据介绍,这个由社区党员和志愿者共同打造的食堂,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制定菜谱,实行阶梯计价,80岁以上特殊老人可免费就餐,还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。

破解“就餐难”是邯郸夯实社区居家养老基础的缩影。2024年,邯郸将120家老年食堂建设列入民生实事,通过“政府补一点、企业让一点、社会捐一点、个人出一点”的模式,采取“社区食堂+助餐”“餐饮企业+助餐”等多元形式,实现120家食堂统一标识、规范运营。复兴区钢三社区的互助食堂更是在睦邻公益“五社联动”模式支持下,由4名志愿者撑起日常运营,已稳定服务两年多。

居家安全是养老保障的底线。在复兴区困难残疾老人程永田家,沐浴椅、防滑垫、轮椅等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,门口的坡道让轮椅出行畅通无阻。据介绍,邯郸已连续4年投入1600万元,为1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,涵盖地面、如厕洗浴等7大方面23项内容。邯郸市涉县更创新引入“互联网+养老”智慧平台,近三年累计提供紧急救助、生活照料等服务4.2万余人次,实现供需精准对接。

如今,邯郸已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,建成31个街道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761个社区日间照料站点,组建“银龄互助队”“红色管家团”等志愿队伍,以“每日敲门”“网格化结对”等形式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。

机构医养“强支撑”:守护品质享老之路

“住在这里和家里一样暖,还有伙伴们一起做手工、拍抖音。”武安市康颐园老年公寓的刘庆华阿姨说,她与同住三年的陈小荣阿姨早已亲如姐妹。这里不仅每日更新菜谱、配备24小时护理人员,还会定期举办文娱活动,让老人们实现“老有所乐”。

为让养老院真正成为“享老地”,邯郸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,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。在安全管理上,投入1500余万元整治建筑、消防等问题1240个,新建微型消防站93个,组织安全培训335批次;在队伍建设上,建立市、县、机构三级培训机制,2025年开展“岗位大练兵”3410人次,新增持证护理员306人;在规范管理上,推行等级评定与补贴挂钩政策,建立“一院一码”公示制度,实现监管透明化。

邯钢医养中心负责人介绍医养结合情况

医养融合是邯郸养老服务的核心优势。作为全市唯一的五星级医养结合机构,邯钢医养中心构建“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养老、健康管理五位一体”模式,与邯钢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,实现“模式转换,老人不动”的服务特色。曾登上《星光大道》的王家彦老人,在这里通过康复训练重新哼起老歌;脑梗患者刘庆民在医护人员帮助下,重新学会自己吃饭、站立。

对于特困群体,邯郸则是兜牢保障底线。通过改扩建20家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,实现供养服务市域全覆盖。武安市整合12家乡镇敬老院资源,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高标准改造,让像张士建这样的特困老人实现“住有所养、养有所安”。目前,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达176家,床位总数2.11万张。

多元融合“新动能”:激活养老产业活力

“在杭州旅居的两个月,逛西湖、练八段锦,就像在别处安了家。”邯郸曜阳国际医养中心的张叔老两口,对去年的苏杭旅居之旅念念不忘。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旗下机构,曜阳提供覆盖全国6家公寓的分时旅居服务,让老年人实现“候鸟式”养老。

这种“养老+文旅”的融合模式,正是邯郸养老产业的创新实践。依托太行山、大运河等资源,邯郸打造西部山水生态、中部古都新韵、东部绿色田园三大康养区,开发民宿社区、旅居小镇等业态。涉县锦年怡居医养中心作为河北省首家新中式康养示范基地,通过中药膳食、康复理疗、文化体验等服务,满足老年人“吃、住、康、乐”一体化需求。

康养社区的崛起为养老提供了新选择。去年亮相的荣科生命公寓,以荷兰模式打造“居家式环境+医养级服务”,5000㎡共享大厅让老人享有充分自主权,智能化、适老化设计兼顾安全与便利。目前,丛台区北湖康养项目、邯山区太极康养产业园等16个重点项目正在推进,预计新增床位6300张。

慈善力量的注入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。邯郸市经开区南中堡村孝德堂已连续九年举办“千老饺子宴”,通过“政府搭台+企业唱戏+志愿服务”模式,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、义诊等服务。在2025年“敬老月”期间,邯郸组建了10个银龄志愿服务队,开展义诊、防诈骗宣传等便民服务,弘扬孝亲敬老美德。

从社区食堂的烟火气到医养中心的专业守护,从旅居养老的诗与远方到慈善助老的温情暖意,邯郸正通过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力,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。这种“政府兜底、市场赋能、社会参与”的全域养老模式,不仅擦亮了“幸福颐养之城”的名片,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生动范本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孙慧】